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经过湖南境内郴州下辖的汝城县、宜章县、郴州市苏仙、北湖二区、桂阳县、嘉禾县等四县二区和和永州下辖之蓝山县、宁远县和道县三县。目前该项目湖南段已进入施工阶段,为配合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3月20日至4月6日对汝城至郴州段进行了为期15天的田野调查和重点勘探工作,发现多处古文化遗址。 2009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湖南省文物局的委托,在郴州市文物处、宜章县文管所、汝城县文管所等相关文物部门的配合下,开始对工程范围内古遗址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窑址3座,均为砖瓦窑,最早的一座年代可至宋代。下面将该窑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磅眼垄窑址Y2平面形状近椭圆形,方向170°。由火膛、窑室、烟道三部分组成。火膛平面形状椭圆形,直壁,平底,残,东西宽1.6米,深0.16米。窑室近长方形,平底,距窑底1m处起圈拱,拱已垮塌,残留小部分,清理过程中发现踏毁的窑顶(图一)。窑壁及窑底均采用石膏泥夹砂涂抹,高温烧烤后结实坚固。窑室长2.45米,宽2.0米,残高2.0米。烟道共三个,呈倒山字形立于后壁,中间烟道直壁,两侧斜壁,于窑顶后端连接一处,烟道宽约20厘米,与窑顶等高。(图二)

图一:Y2倒塌的窑顶

图二:Y2清理结束照片
窑内堆积不分层,出土大量板瓦,大多宽24-28厘米,长28厘米,厚1.5厘米、2厘米、3厘米不等,瓦前端饰有藤蔓纹、刻划纹等。其它文化遗物还有把手、陶球、残砖等(图三、图四)。

图三:Y2出土陶器把手
图四:Y2出土板瓦侧饰藤蔓纹
(作者:王良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