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时间:2006年4-7月
为配合石门皂市水库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常德市文物处及石门县博物馆等单位对石门马鞍遗址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100平方米。
遗址位于澧水支流渫水右岸(南岸)一级台地,西距沿市乡政府约1千米。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堆积可分上、下两大层,分属于两个不同时期。上层为宋代文化层,发现了大量大型柱础、排水沟及房屋残迹,并出土了不少精美瓷器;下层为商代文化层,可区分数小层,系遗址主要遗存。下层绝大部分被宋代文化层叠压,所以保存较好。
商代遗存主要发现有:一是在湖南地区首次发现了商时期的聚落壕沟,为研究江南地区商时期聚落特征及其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二是发现了聚落内同时期的墓地,墓地被聚落壕沟一分为二,墓葬形制独特,绝大多数为长条形,形制接近“船形”,而且几乎每墓均有砾石与陶器伴出,含意深刻;三是出土了一大批不同于澧水流域以往发掘的同类遗址(如皂市遗址上层遗存)商代遗物,表明该遗址文化因素相当复杂。发掘证明,遗址内中原文化因素并不占多,而是以本地土著文化因素为主,并有不少西南区域文化因素的渗入,从而为研究商文化的南渐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