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月27日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家界市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桑植县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发掘的桑植官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该遗址是目前南方地区汉晋时期规模最大的铸铁作坊遗址,多种形态的铁器加工炉系首次发现。
官田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东部,地处郁水河西岸台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2015年,官田遗址首次发掘550平方米,发现存在生铁铸造活动。2020-2022年,对官田遗址再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5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51个、灰沟124个、房址17座。灰坑多数较为规整,部分应是与冶金生产相关的加工炉、藏铁坑、储料坑等。灰沟数量较多,方向多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并有方形或长方形的围沟状。房址以圆形柱洞式为主,另有方形基槽式和圆形浅地穴式等。根据加工炉、房址、围沟之间的遗迹配套关系,可以确定部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作坊。

图一 官田遗址全貌

图二 2020~2022年发掘区平面图

图三 H37加工炉发掘照

图四 G74、F5与H72发掘照

图五 出土铁器

图六 出土铜器、冶炼遗物及石器
本次发掘收获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包括新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加工炉遗迹、加工作坊遗迹。发现大量陶瓷器、金属器、石器等,发现一系列冶铸遗物包括铸范、炉渣、坩埚及铁屑等。发掘成果具有重要价值:
1、本次发掘明确了官田遗址是以生铁为原料,集熔铁、铸造、退火、锻造、精炼等工艺技术为一体,并兼营铸铜的多金属生产作坊,为目前南方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汉晋时期铸铁遗址。新发现的各类加工炉形态独特、功能较为明确,具有显著地方特色,填补了古代铁器生产、加工等研究的多项空白,是南方地区汉晋时期手工业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这一时期南方地区铁工场的功能布局、炉型特点及生产加工流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2、冶炼铸造,是中国古代社会长久繁荣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之一。在秦汉时期,中国独特的生铁冶炼技术和管理制度奠定了秦汉帝国在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中国钢铁冶炼和铁器制造技艺不断从中原向周边区域扩散,在曾经的边陲武陵蛮地区的官田遗址发现生铁冶炼铸造技术,这为中国钢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例证。
3、官田遗址的发掘,不仅解决了汉晋时期武陵山区铁工业的技术、作坊布局、产品类型等具体的考古学问题,更为认识汉晋时期南方地区郡县冶铁手工业和乡亭里基层聚落铁器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对研究古代钢铁技术传播、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具有重要价值。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
1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2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3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4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5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6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7 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8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9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10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11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12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13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14 湖南桑植官田遗址
15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16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17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18 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19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20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21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22 山东济南元代张荣家族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