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叩启沉寂千年的史前城址之门
2022年12月7日 信息来源:张婷婷 目前浏览:2437次


随着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掀起了以三维虚拟重建、遗产(或遗迹、遗址)虚拟修复展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

2021年,我所委托相关公司进行“考古时空传送门”虚拟现实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建设,以遗址数字孪生沉浸式虚拟现实展示,立体化、形象化地向大众介绍鸡叫城,动态情景再现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场景。

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澧阳平原史前最为壮观的稻作农业文化片区和城壕聚落集群。建筑台基、大型木构建筑和谷糠堆积等都是近年田野考古中少见的重大发现,也是鸡叫城遗址重要遗迹复原并进行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展示最重要的板块。


鸡叫城遗址地上环境仿真漫游


游客可从外走入体验厅之中,仿若站立于鸡叫城遗址中,从视觉、听觉多维度沉浸式体验鸡叫城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身临其境、真实直观近距离探秘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发掘工作,感受建筑台基、大型木构建筑、谷糠堆积等重要遗迹发掘时的震撼场面。



鸡叫城遗址考古时空沉浸式漫游体验


4700多年前史前建筑已被岁月掩埋、侵蚀,在虚拟现实“考古时空门”中,大众可以在五面拼接而成的宽阔屏幕前漫游遗址、遗迹,感受史前澧阳平原宏伟壮阔的建筑台基。


建筑台基漫游展示


“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规模体量之大,保存之完整,刷新了我国木构建筑史”……鸡叫城里的木构“豪宅”F63惊艳了全国考古界。F63建造年代为距今约4700年前,布局为长方形,面积达420平方米,加上回廊面积达630平方米。

通过三维虚拟互动、数字孪生等技术,不仅能够充分领略史前“豪宅”的主体建筑、外围廊道、基槽等恢弘复原场景,也可细致入微,看到柱洞的痕迹、木柱上的穿孔、木板上残存的绳子。史前文明的魅力,通过时空之门一点一点揭秘出来。。


F63建筑整体布局展示


木构“豪宅”F63三维复原展示


谷糠层堆积,是先民发达稻作农业的生动体现。目前已发掘的约80平方米,仅占整个堆积的一小部分。堆积平均厚度达到15厘米,经初步推算,已发掘部分相当于2.2万公斤稻谷。如果按照一日两餐、每餐3两米饭的标准,大约可供1000个成年人吃46天。通过操作手柄或触摸面板,史前先民贮藏稻谷、粟显微镜里样子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


谷糠层堆积、粟细节交互展示


中国考古学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研究工作的同时,正逐步探索以科技加持、数字赋能,以“价值利用”为导向,兼顾“相容使用”,将独特历史资源禀赋转化为更具广度与深度的传播动能,让考古“活起来”,助力勾勒文明经纬、延续中华文脉。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