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自2003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关于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的第二次修订及改革,此次《通知》的目标是通过深化文物保护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标准,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意在促进文物保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知》改革的内容共四点。

图一
《通知》中践行“优化市场准入标准,激发市场活力”:调整了文物保护工程分级及资质等级要求(《通知》附件表1、2、3)。三级工程的承担单位取消资质限定要求,鼓励具有文物保护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的单位参与。《通知》印发(2021年10月20日)之后签订合同的,按本次改革制定的文物保护工程分级标准核定工程等级。
表1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分级及资质等级要求表
工程级别
|
工程主要内容
|
资质等级要求
|
一级
|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重要文物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
勘察设计甲级
|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
|
二级
|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2.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
勘察设计甲级、勘察设计乙级
|
3.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
|
三级
|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保护规划编制。
|
无
|
注:壁画保护涵盖壁画、彩塑保护,古建筑保护涵盖彩画保护。
表2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分级及资质等级要求表
工程级别
|
工程主要内容
|
资质等级要求
|
一级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重要文物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施工一级
|
二级
|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
2.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施工一级、
施工二级
|
三级
|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无
|
注:壁画保护涵盖壁画、彩塑保护,古建筑保护涵盖彩画保护。
表3 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分级及资质等级要求表
工程级别
|
工程主要内容
|
资质等级要求
|
一级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文物局指定的重要文物的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监理甲级
|
二级
|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
2.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监理甲级、
监理乙级
|
三级
|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养维护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重建工程。
|
无
|
注:壁画保护涵盖壁画、彩塑保护,古建筑保护涵盖彩画保护。
截止2021年12月13日,全国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审核通过情况如下:

图二 勘察设计资质单位统计(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查询)

图三 施工资质单位统计(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查询)

图四 监理资质单位统计(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查询)
《通知》还明确了新旧政策过渡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简单换证,即:原文物保护工程甲、一级和乙、二级资质证书不变,不重新换发证书(资质证书信息变更除外);原文物保护工程丙、三级资质证书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直接换发为相同资质类型和业务范围的乙、二级资质证书,无须核定资质单位人员和业绩等信息。过渡期结束后,根据本次调整后的资质标准,对所有资质单位重新核定换发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有效期为6年。
小结: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同时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参与的市场主体多,社会关注度高,资质管理对文物行业影响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