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文物调查勘探简介
2020年12月21日 信息来源:何赞、余晓福 目前浏览:8369次


一、前   言

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是G5513长张高速公路(益常段)的扩容线。本项目主线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速度120km/h,路基总宽度为34.00m,采用沥青砼路面。项目路线起点位于长益高速扩容线笔架山互通,自北绕过益阳城市规划区,经兰溪镇东北侧,于甘溪港南侧跨越资水,经过鹿坪南侧、香铺仑南侧,经过百禄桥南侧与南益高速交叉,之后西延经龙潭桥镇、汉寿县城以南,于新兴在渝长厦铁路北侧并行一段跨越沅水,终点在芦荻山互通接二广高速(常德东环)。路线全长93.437km。

2017年9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公室依据我所《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文物调查勘探报告(送审稿)》中的文物保护建议对笔架山互通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10月11日—11月28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组织益阳市文物管理处依据《笔架山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笔架山互通调整设计方案示意图》,对笔架山互通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2018年5月,我所出具了《笔架山互通文物调查勘探报告》。同时,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对笔架山互通项目进行了文物影响评估工作,并出具了《笔架山互通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

2018年5月21日,湖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文物保护、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召开了笔架山互通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专家咨询会,原则同意《笔架山互通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并按专家意见完善后报国家文物局审批。7月30日,国家文物局《关于在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保护范围内进行笔架山互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物保函[2018]833号)对该项目进行了批示:“原则同意在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保护范围内进行笔架山互通工程建设项目。”

2020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益阳市文物管理科、鼎城区文物局、汉寿县文物局、资阳区文物管理所、赫山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建了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文物调查勘探队,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线路图,对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红线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经文物调查勘探,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沿线区域共发现15处文物点,受工程施工建设影响的文物点有4处,其中古遗址2处、古墓群2处(图一)。


图一  项目设计路线与沿线文物点


二、工程建设范围内文物调查勘探结果

根据我所本次文物调查勘探工作的结果,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工程项目沿线发现15处文物点。其中将军潭遗址、银匠湾遗址、陈家坟山墓群、十字山墓群位于项目红线范围内。现分别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一)将军潭遗址

将军潭遗址位于常德市汉寿县崔家桥镇东仓铺村,为此次调查勘探新发现文物点。遗址位于将军潭南侧一处二级台地上,遗址大致呈方形,长、宽均约80米,面积约为6400平方米。遗址因造田遭破坏较为严重,此次调查时于田边断面发现文化层,文化层厚度为0.4~0.6米。文化层为浅灰褐色黏土,包含物有红烧土颗粒、炭粒、青瓷与青花瓷碎片等。初步推断其年代为宋—清朝时期。遗址保存状况一般。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从遗址中间穿越。


图二  将军潭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三  将军潭遗址近景


图四  将军潭遗址文化层断面


图五  将军潭遗址采集陶瓷片


(二)银匠湾遗址

银匠湾遗址位于常德市汉寿县崔家桥镇东仓铺村南阳咀组,为此次调查时新发现文物点。位于向阳河河边的一处二级台地上,遗址呈长条状,长约400米,宽约70米,面积约28000平方米。遗址被向阳河冲刷破坏严重。此次调查时于向阳河边发现大量被冲刷致暴露于地表的宋、元时期青瓷碎片及少量明、清时期青花瓷片,河边冲刷断面可清晰看到文化层。文化层厚约0.1—0.5米。遗址北侧断面发现大量暴露的修筑房屋青砖,推测与房址有关。另于遗址南侧发现一块六朝时期砖室墓墓砖,推测遗址后方山丘可能分布有六朝时期墓葬,遗址保存状况较差。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初设线路从遗址中间穿越。


图六  银匠湾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七  银匠湾遗址近景


图八  银匠湾遗址文化层断面


图九  银匠湾遗址河流冲刷导致地表散落的陶瓷片


图一〇  银匠湾遗址河边冲刷暴露的青砖


图一一  银匠湾遗址采集陶瓷片


(三)陈家坟山墓群

陈家坟山墓群位于常德市汉寿县龙潭桥镇月亮塘村楠竹山组,为此次调查时新发现文物点。墓群位于一处叫陈家坟山的山丘之上,墓群北、东、南三侧为水田,北侧与东侧有通村公路环绕。墓群西侧600米为一条流入洞庭湖的不知名的小河。墓群位于一座长约200米,宽约180米的山丘之上,墓群面积约为36000平方米。此次调查于当地村民曾红元菜地里发现大量汉代砖室墓墓砖,墓砖残长23、宽20、厚6厘米。墓砖一面饰绳纹,一侧饰菱形纹。另于发现墓砖地点旁发现窑址一座,其上部已被毁坏,其年代未知。另于墓群西侧发现一处瓦窑,窑体基本保存完好,窑体青砖尺寸为长28、厚12厘米,推测其年代应为近现代。初步勘探,墓群范围内有窑址数座,墓葬分布稀疏。整体保存较差。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初设线路龙潭桥互通基本覆盖墓群范围。


图一二  陈家坟山墓群位置图


图一三  陈家坟山墓群近景


图一四  陈家坟山墓群暴露的窑体


图一五  陈家坟山墓群暴露的窑体


图一六  陈家坟山墓群采集的墓砖


(四)十字山墓群

十字山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笔架山村十字山组的十字山上,墓葬分布密集,部分墓葬封土堆尚存,高1—2米,1981年曾清理过4座墓葬,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并有斜坡式墓葬道,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壶、铜剑等,1997年和1998年,益阳市文物部门对该墓群又进行过两次发掘,出土有鼎、敦、壶、豆、罐、勺子等陶器及剑、戈、镜等青铜器(发掘资料已收入《益阳楚墓》一书),该墓群为东周时期的楚墓,2018年8~2020年11月,因配合长益高速扩容工程与平益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文物管理科与赫山区文物管理所对上述两工程所属的笔架山互通涉及的十字山墓群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墓葬120余座,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六朝时期。总体保存较好。此次实地调查时于项目红线范围内发现地表暴露有六朝时期砖室墓1座,多处断面发现有暴露的土坑墓,并于北侧一处山丘发现两座带封土堆墓葬两座,且两座墓葬封土堆均有盗洞。1998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初设线路笔架山互通段全部位于十字山墓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内。


图一七  十字山墓群位置示意图


图一八  十字山墓群近景


图一九  十字山墓群发现的封土堆


图二〇  十字山墓群发现的封土堆


图二一  十字山墓群暴露的土坑墓


图二二  十字山墓群暴露的土坑墓


图二三  十字山墓群暴露的土坑墓


图二四  十字山墓群发现的墓砖


图二五  十字山墓群墓砖纹饰


三、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建议

从文物调查勘探工作的情况来看,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选址合理,工程线路合理避开了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减少了工程对文物的破坏。高速公路沿线共发现15处文物点,其中将军潭遗址、银匠湾遗址、陈家坟山墓群、十字山墓群4处文物点位于工程红线范围之内。

对于位于工程红线范围内的这4处文物点,在工程开始之前,需要采取相应的文物保护措施:

①将军潭遗址、银匠湾遗址、陈家坟山墓群3处为此次调查时发现的一般文物点,均被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穿越,在工程开工之前需对受影响区域采取探方法发掘。

②对于位于工程红线范围内的十字山古墓群,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在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保护范围内进行笔架山互通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物保函[2018]833),需对项目涉及十字山古墓群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