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简介
2020年11月3日 信息来源:沈江 目前浏览:5698次


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办事处仙锋岭村小塘冲组。工程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红线范围内的地形以丘陵为主,东面为益阳电厂一、二期已竣工投产项目,西北距资江约200米。

为了解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用地区域内的文物埋藏情况,对工程建设施工可能造成的文物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同时也为制定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6月-7月,我所组织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益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赫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相关单位的业务人员组成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队,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范围图对工程用地区域进行了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此次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在该工程用地范围内发现3处文物点,分别为竹山丘旧石器时代遗址、黄泥湖楚汉墓群和老秧田明清窑址。这3处文物点的保护均会受到本工程建设施工的直接影响,需进行考古发掘保护。

竹山丘遗址  位于项目区域西南角,东北面有1口池塘,西北距资江不到600米,北面不到100米处即为黄泥湖墓群区域。在该地一处断面的地层中见有砍砸器,周边发现有散落残石片(图一、二)。该遗址为本次文物调查时新发现。根据发现的石器特征及其地层层位,推测该遗址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


图一  竹山丘遗址断面地层


图二  遗址断面发现砍砸器


黄泥湖墓群  位于仑塘村和仙峰岭村一带的十来个山丘上,分布面积较广,墓葬大都分布于半山腰以上及山顶。省、市文物考古部门为配合益阳电厂一、二期工程建设曾分别在1997、2005年对该墓群部分区域进行过大规模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墓葬860余座。本次文物调查勘探工作中,在项目红线范围内发现有几十座土坑墓,分布较稀疏。墓葬封土堆较少,多已被当地村民梯田改造、种植林木等生产生活活动所破坏(图三至五)。根据墓葬形制特征和以往考古发掘成果,推测项目区域内墓葬的年代大致为战国至汉代。


图三  项目区域内考古钻探


图四  黄泥湖墓群发现土坑墓


图五  黄泥湖墓群发现土坑墓


老秧田窑址  位于项目区域中部靠南侧,北面为黄泥湖墓群范围,西南距竹山丘遗址不到200米,为本次考古调查勘探时新发现。窑址残存长度约15米,宽约3-4米(图六)。在窑址周围采集有青花瓷片、瓦片若干,根据窑址形制和采集遗物特征,推测窑址的年代为明清时期。


图六  老秧田窑址残存窑壁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