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滨
2010年1月13日 信息来源: 目前浏览:18424次

  顾海滨,女,1962年6月生于哈尔滨,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

  1984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层古生物专业,获理科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在湖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古生物室工作。1986年9月至1987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进修,之后独立承担湖南省泥盆纪—第四纪孢粉研究工作。1988年调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与考古孢粉室的组建并主持孢粉室的工作。2004年10月获研究员的任职资格。2000年7月—2001年3月经湖南省外事办的选拔,获取在日本滋贺、宫崎等大学技术进修和专业研究的机会。现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分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考古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1.考古遗址古环境研究。通过对考古遗址文化层中的孢粉、硅酸体、植物种子(包括水稻)、微体动物的分析,研究古人生活的背景。较重要的遗址有:湖南城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彭头山遗址、玉蟾岩遗址、附山圆遗址、黄家园遗址、独岭坳遗址、广东牛栏洞遗址、广西甄皮岩遗址、庙岩等,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大量的研究论文。2.考古遗址数字化地图的测绘及三维立体景观模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字测图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全站仪采集到的考古现场附近的地形地貌及遗迹遗物的数据进行处理,简捷、客观、形象地模拟现代地表及古地面,使研究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对于大遗址今后的保护及其进一步的信息分析研究提供坚定的基础。目前完成了沅陵窑头古城址、宁乡炭河里等八个遗址的数字测绘研究工作,还作出了部分遗址三维地形模拟效果图。这些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湖南考古测绘工作的重大变革,揭开了湖南科技考古又一崭新篇章。

  曾承担省部级研究课题有: “澧阳平原史前水稻籼粳比例结构演变分析” ;“湖南省洞庭湖区第四纪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曾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际合作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微体动植物的研究工作。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