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探方发掘完工 揭露七座史前墓葬
2017年11月29日 信息来源:赵亚锋 目前浏览:5475次

                                                ——孙家岗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讯(一)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之西,东距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公里。遗址本体位于一比周围高出约1.5至2米的岗地上,总面积22.9万余平方米。

 

图一  孙家岗遗址地理位置

图二  孙家岗遗址

 

199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史前墓葬32座,出土物中有26件玉器,其中包括一对精美的透雕龙、凤玉佩,遂使该遗址名噪于学界,并进入社会公众视线。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启动孙家岗遗址的考古工作,当年冬季,对孙家岗遗址区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古钻探,弄清了整个遗址文化堆积的分布范围与遗址不同区域文化堆积的厚度,并对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布局有了一个轮廓性认识。2016年秋冬季,对遗址南部和东部进行了勘探性发掘,针对遗址东部的勘探性发掘揭示出七座史前墓葬。

孙家岗遗址2017年度的发掘于10月18日启动,首轮发掘探方在遗址东部墓葬区,紧临16年发掘区向北布设10×10平方米探方两个和5×10平方米探方两个,实际总发掘面积248平方米。首批探方于11月9日完成全部发掘工作,先后揭示出七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陶器30余件,陶器器型以带领罐为主,另见有杯、盘、钵和鬶等。

 

图三  2017年首批探方新石器时代墓葬分布

图四  考古工作照(区划墓框)

图五  考古工作照(绘图与墓葬清理)

图六  M43

图七  M44

图八  陶杯((M43出土)

 

发掘区堆积情况简单,表层耕土下为厚度超过0.5米的扰土层,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坟活动所形成,再之下即为原生土面,七座史前墓葬即开口于生土面上,另外还有一些近现代的墓葬与灰沟等遗迹。

七座史前墓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略呈西南-东北向,长度在2米至2.6米间,宽度则普遍在0.6-0.8米左右,遭近现代人类活动扰动较大,残深皆不超过20厘米。人骨都已朽腐不见痕迹。墓葬整体情况与2016及1991年发掘揭示出诸史前墓类同。

2017年首批探方揭示出这七座史前墓,最重要的收获是首次发现了葬具痕迹。编号M49的长方形土坑墓中,墓室内四周填土土质土色明显区别于中心区域。M49墓长2.3米、宽0.65米,墓圹底部中心与四周土质土色相异的区域宽0.4米、长1.5米,呈长方形。判断当时已经使用了棺一类的葬具,葬具与人体在一定时间后朽腐归尘,墓葬填土下压,遂造成墓中间区域与周边填土不一致,遂成我们今天考古发掘揭示出的堆积现象。

 

图九  M49所见二层台现象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