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江墓地位于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与洪江市区和黔阳古城隔潕水相望,是一处汉代的墓葬群。2001年为配合洪江水电站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该地的枫木坪、张古坳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从2009年11月开始,为配合包头——茂名国家高速公路怀化至通道段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
墓葬主要分布在潕水西岸一片低矮丘陵的几个山头上。本次发掘不是全面揭露,而是仅对公路征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墓葬40余座,已经完成发掘的有10多座。本次发掘的墓葬皆为竖穴土坑墓,基本都是小型墓。从平面来看,分为不带墓道的长方形和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两种。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和滑石器两种,陶器器类有鼎、盒、壶、钫、仓、灶、井、鐎壶、灯、熏炉等,滑石器器类有璧、杯、案、盘、壶、钫、鐎壶等。
在本次发掘中,工作人员十分重视对各种信息的提取。除以往已经注意到的各墓区以及墓葬之间的相互关系外,本次发掘对单个墓葬内的遗迹情况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并在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墓葬中将二层台、椁室以及椁室分箱的痕迹成功地区分出来,获得了更多墓葬下葬时的原始信息,解决了诸如墓葬头向、个别器物的特殊用途等一些以往忽视的问题。
从1985年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怀化市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在黔城潕水两岸发掘楚汉墓葬近200座。从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一带墓葬的分布很有规律,推测当时应该经过过仔细规划:其中战国墓葬主要是分布在黔阳古城东北的祭古坪、南头坡一带;而在古城北面与小江墓地隔江相望的牛头湾一带则既有战国时期的墓葬(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秦代墓葬),也有一批西汉早期的墓葬,至于潕水西岸的小江村一带,则基本上是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从墓地分布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居民应该是居住在潕水与沅水交汇处的黔阳古城一带。
近年来,随着里耶秦简整理的日益深入,湘西沅水、澧水流域一带一批楚汉时期的古城址(遗址)、古墓葬开始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小江墓地的发掘,不仅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黔城的开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而且对探讨沅水流域城市及聚落的分布、变迁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