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马鞭田遗址(旧石器点)抢救性发掘
2009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 目前浏览:9880次
  马鞭田遗址(旧石器点)是辰溪县清水塘水电站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点之一。该遗址位于辰溪县黄溪口镇罗新村六组一片名为马鞭田的水稻田内。马鞭田遗址位于沅水右岸二级阶地前缘,东100米为罗新村村部,南10米为黄溪口镇至龙头庵乡的公路,北面分布大片水稻田,其西及四周分布着大小9个砖瓦厂。

                      

图一:发掘点位置

  遗址背山面水,西北距沅水约80米,是较为理想古人类生存地。遗址因砖瓦厂取土已遭严重破坏,布方发掘之前我们在砖瓦厂的土堆及断面上采集石制品及石料23件,表面可见清晰的网纹印痕。

                  图二:砍斫器背面的网纹印痕


  于是选择在采集石器较多的砖瓦厂旁边一片存放砖瓦的田地上布5×5㎡探方两个进行抢救性发掘。探方地层内共出土石器及石料12件,加上23件采集品共遗物标本35件。
  地层堆积可分7层,从堆积性质和包含物可推断第①层至第⑤层均为晚期的稻作层,遗物极少。第⑥层应为退化的网纹土,第⑦层为典型的第四纪网纹土,此2层均出有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地层。
35件遗物中有石核2件,石片3件,石器18件,断块8件,石料4件。石料的岩性除1件石英砂岩和2件硅质岩外,其余32件均为灰黄色砂岩和灰黄色条带状变质砂岩为主。其中一件多台面石核,在砾石的背脊和侧面经过多次打片,可见10余处剥片疤,从背脊的三处剥片疤可辨其剥片极薄,显示出较高的剥片技术(图三)。石器主要用锤击法单面打击而成,以砾石砍斫器为主,多为长身端刃砍斫器或短身端刃砍斫器(图四)。     
               

图三:多台面石核            

图四:长身端刃砍斫器


  据研究,湖南四水流域的二级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这批遗物出土于沅水二级阶地前缘网纹土层的上部(90厘米厚),大部分石制品浸染较清晰的网纹印痕,据此可初步推断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马鞭田旧石器点的发掘将充实我们对沅水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认识。

 
(作者:张兴国)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风2村巷18号 邮箱:hnkgs0731@126.com  湘ICP备08104019号-1